云南普洱宁洱县的两所乡村小学,最近因为一块崭新的篮球场,彻底“火”了!宣德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晓琴,拍着篮球,笑得合不拢嘴:“以前摔在水泥地上,膝盖疼得几天都缓不过来,现在摔倒也不怕了!”这块蓝紫色的悬浮篮球场,不仅让孩子们玩得开心,还让老师们少了一份担心。到底是怎么回事?咱们来好好聊聊。

宣德小学的旧操场,是一块用了17年的水泥地。夏天,太阳一晒,地面烫得能煎鸡蛋,孩子们光脚跑两步就得跳着喊热。到了雨天,操场全是水坑,体育课只能在教室里“比划”。更麻烦的是,孩子们跑着跑着,一不小心摔倒,膝盖、手肘总会擦伤,严重的还得去医务室。校长郑荣贵每次看到孩子们摔跤,心都提到嗓子眼。

今年暑假,事情有了转机。一个叫“回响计划”的公益项目,选中了宣德小学和德安乡中心学校,要给它们捐建专业悬浮篮球场。郑荣贵一听,马上行动,整理材料,写需求,忙得脚不沾地。为什么要这么拼?因为他知道,这块球场能让孩子们玩得更安全,学得更开心。新的球场用的是软胶材料,摔倒不疼,篮球弹得也好,孩子们终于能放开手脚跑了。

新球场建好后,宣德小学像是换了个模样。每天课间,球场上全是孩子们的身影。有的围着球架练投篮,有的组队打比赛,连路过的老师都被拉着一起玩。欢呼声、笑声响成一片,校园里多了好多活力。郑荣贵站在场边,看着孩子们跑来跑去,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:“以前1分钟投篮最多5个,现在孩子们敢跳敢投,纪录早就破了!”

不只是宣德小学,德安乡中心学校也因为新球场变了样。这所学校有100多年历史,740个学生挤在一块小场地上,体育课都得轮流上,想打场完整的比赛简直是奢望。现在,新建的悬浮球场宽敞又安全,孩子们终于能撒开欢儿跑了。学校负责人说:“我们计划搞班级联赛、年级联赛,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场,感受运动的乐趣。”

新球场带来的变化,不只是场地变好了那么简单。孩子们每天的运动时间更有保障了。宣德小学每周4节体育课,加上30分钟大课间,运动量轻松达标。篮球成了最火的兴趣班,孩子们报名挤破头。德安乡中心学校也一样,球场让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,孩子们在运动中学会了团队合作,还更有勇气面对困难。

除了球场,项目还送来了篮球、足球、跳绳等一大堆运动器材。以前,学校体育课就那么几样东西,现在器材多了,课程也更丰富了。孩子们可以踢足球、跳绳,还能玩敏捷环,体育课变得像个大派对。老师们说,孩子们现在上体育课,眼睛都在放光,笑声从早到晚没停过。
这块球场,对孩子们来说,不只是个运动的地方。晓琴说,她以前不太敢跑,怕摔疼,现在她敢跳敢抢,觉得自己像个小运动员。其他孩子也一样,胆子大了,笑容多了,连上课都更有精神了。郑荣贵感叹:“这球场就像一张保护垫,守住了孩子们的安全,也让他们爱上了运动。”

说到安全,这可是新球场的最大亮点。旧的水泥地硬邦邦,摔一下就青一块紫一块。新球场用的是软胶材料,有弹性,摔倒就像摔在厚垫子上,基本没什么大事。老师们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,孩子们也能更放心地跑、跳、玩。家长们听说后,也特别开心,觉得学校真是为孩子们操碎了心。

这事儿背后,还有个更深的意思。乡村学校的孩子,过去条件有限,能有个平整的水泥操场就不错了。现在,有了专业球场,他们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,享受运动的快乐。这不只是块场地,更是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和自信的门。学校负责人说,他们希望通过运动,让孩子们不只身体好,还能学会坚持和合作,带着这些品质好好长大。

新球场建好才几个月,带来的变化已经让人眼前一亮。宣德小学和德安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,每天在球场上跑得满头大汗,笑得特别开心。老师们说,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,像是整个人都“活”过来了。以后,学校还计划搞更多活动,比如跨校比赛,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展现自己。
